文学评论

教化
《文心雕龙·宗经》篇:“经也者,恒久之主道,不刊之鸿教也。放象天地,效鬼神,参物序,制人纪,洞性灵之奥区。极文(文化)章之骨髓者也。”六朝时,“文”之意念与今者相去不远,重文章之美。但在《文心雕龙》则...
自然
道是自然,这就是道家之道。 韩非《解老》:“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圣人得之以成文章。”但这段话是说哲学的,并非言文学批评。 六...
教诗明志
孔子时代,诗与音乐分开了。春秋末,社会变更,生活紧张起来,礼乐等对生活之装饰不注意了,礼崩乐坏,君主权旁落于大夫,新兴阶层抬头。老的歌没有谁爱唱了。孔子起来,收集旧歌,以为是古时很重要的有关教化的歌。...
无邪
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本是《鲁颂·驷》篇之语,孔子断章取义地用来说诗。 (1)道与风人 (2)诗有纯杂,为教则一。 宋人就有此意。 汉以后,读诗、引诗者渐少。乐府五言作者...
怀疑论
“兴”的意义从来不清楚,而《毛传》中多有穿凿附会、支离破碎的解释。到六朝,人们发现文学有其自身的价值,不一定要依附于政教。因此会有怀疑论起来。钟嵘《诗品·序》:“若专用比兴,则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
兴变义
郑玄《周礼注》:“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这是说直接赞美不好意思,故用比喻来赞美。“兴”对后来的诗影响不大,因人们根本不懂。 “兴”之变义的应用,后来有两种:一是形容气象(气象即印象,是...
赋诗言志
赋者,铺陈也。春秋时各国交往,使臣常赋诗。赋诗有两种,一是唱现成的诗,一是唱自己作的。在外交上多赋现成的诗。所以说“赋”,就是预先铺陈好唱哪一套诗。唱诗是外交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献诗陈志
古代因音乐可表示意思,臣对君有所劝谏,常会编一首歌,使歌者歌于君前,以表白自己的意思,或使歌流行而闻于君主。大概高官如大夫等用前一方法,而地位卑微者则用后一法。这就是所谓“献诗陈志”,陈己之志也。《诗...
中道
中道是标准,则有过与不及之说。 (1)愚 有话说:“诗之失愚。”这话意思是说,这诗“太过”了。“愚”就是过了中道。所谓“愚”,我们可以举例说,《孟子·告子下》有讨论诗的话:公孙丑引高子之话说《小弁》是...
比类
《周礼》《郑注》说:“比见今之失。”不敢直说,故用比类来说。《诗经》哪些是“比”,毛、郑都未明说。唐孔颖达《毛诗正义》说,“比”是“如”字句。不过,除掉他所谓“如”字句(共一百四十余句)以外,我们发现...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末页 共 10页100条
养生小常识 养生小知识 养生知识 健康养生知识 初三作文 初中年级单元作文 小学作文大全 初中作文 初中写人作文 初中分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