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知识

C10连词而和以的用法
一、而 “而”是古汉语中使用最多而又十分灵活的连词。 1、表并列。如“敏而好学”的“敏”和“好学”,“学而不厌”的“学”和“不厌”都是并列的关系,通过“而”把两者连接起来。这里的“而”可译为“又”、“...
C11介词为、以、于的用法
一、介词“为”的用法 1、介词“为”念wèi时,用法主要有四种: (1)引进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相当于“给”、“对”、“替”。如: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引进施加动作行为的原因,相当于...
C6时间副词
(一)表过去的时间副词 古文中表过去的时间副词有四种: ①表示某一动作行为或发展变化是过去的事情,相当于“已经”、“……之后”。如; 已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隆中对》 既 既克,公问其故。《曹刿...
C12结构助词所和者的用法
一、所 “所”在古汉语中作为结构助词时有两种用法: (一)与“为”配合,构成“为……所……”句式,表示被动。如“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这方面的例证,可参看“古文知识”有关被动句的部分。 (二)同...
D14形容词活用为意动词
在古汉语中,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充当谓语后,如果对于宾语含有“认为它(他)怎么样”,“把它(他)当作……”的意思,就属于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的基本结构方式可用如下的公式来概括: 活用为动词的形容词+宾语=...
C13形容词词尾
古汉语形容词可以带词尾“然”、“焉”、“尔”、“乎”等,表示“……的样子。(这种词尾也可以加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和象声词的后面)。形容词词尾属于结构助词。 然 怡然称快。《童趣》怡然:高兴的样子。 有庞然...
C7语气副词
(一)表反问的语气副词 这类副词,可译为“难道”、“哪里”、“怎么”。如: 岂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捕蛇者说》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 其 尽吾志矣,而不能至者……其孰能讥之乎?《游...
C14数词的用法
在现代汉语里,数词必须跟量词连用,这是汉语的一大特点。如“一个球”、“两匹马”、“三头猪”、“四尾鱼”等,这些表示事物数量的数量词都用在名词的前面。如果表示动作的数量,如“看两遍书”、“踢一场球”、“...
E1主语谓语之间加之字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在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直接组合就成了一个单句。如要使这个单句降格,让它成为某个句子成分或在复句中的一个分句,必须在这个单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加上结构助词“之”,取消其独立性。如:“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E10复句
古代汉语的复句同现代汉语基本相同,值得注意的差别有二:一是古汉语所使用的关联词语同现代汉语不同;二是紧缩复句在古代汉语中是一种常见句式,内部关系多种多样,值得注意。 一、复句常用关联词语。 1、并列关...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末页 共 10页100条
养生小常识 养生小知识 养生知识 健康养生知识 初三作文 初中年级单元作文 小学作文大全 初中作文 初中写人作文 初中分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