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知识


古文知识

C2指示代词

指示代词是用来指代人或事物的词。分类举例说明如下: ①表示近指,常用的有“此”、“是”、“斯”、“之”等,可译为“这”、“这个”、“这样”、 “这里”、“这些”等。如: 此 技止此耳。《黔之驴》 腾身...

B3常用的复式虚词

文言中的复式虚词,或由虚词与虚词结合而成,或由虚词与实词结合而成,或为虚词的连用形式。它的意义和用法通常同组成它的单音词有关,但又有变化,不能完全按组成它的单音词去理解。请看以下的例子: 不以(不可,...

C3疑问代词

文言中常见的疑问代词有“何”、“曷”、“胡”、“安”、“焉”、“所”、“孰”等。现分别举例如下; 谁: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醉翁亭记》 微斯人,吾谁与归?《...

B4复词偏义

在古代汉语中有些双音词(复词),在某种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含义,而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这种语言现象就叫复词偏义。如: 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远近”偏义在“远”,“近”是衬字。 右...

C4程度副词

(一)表“稍微”的副词。如: 少:宾客意少舒。《口技》 稍:其船背稍夷。《核舟记》 廿二日天稍和。《满井游记》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送东阳马生序》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15、情态副词

在古代汉语中情态副词常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充当状语,表示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情态常用的有: 必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岳阳楼记》 必:一定。 若士必怒……天下缟素。《唐雎不辱...

B5词义辨析的重点

汉语历史悠久,古今词义有一定的继承性和相对的稳定性。以《晏子使楚》为例,文中的“人”、“橘”、“酒”、“水土”、“南”、“北”、“一”、“二”、“笑”、“生长”等,从古到今所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没有什...

C9语气和语气助词

文言文和现代语一样,每句话都有一定的语气。如陈述语气、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祈使语气等。表达语气,现代汉语还可借助于标点符号,如“!”、“?”等,文言文原来没有标点,所以需要较多地借助语气助词。 文言文...

12.范围副词

(一)表仅限的副词 这类副词相当于“只是”、“只有”、“仅仅”、“只”。常用的有: 仅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观潮》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观潮》 惟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铭》...

B6本义和引申义

文言文里一个词有几个意义的现象很多。但不论一个词有多少意义,其中必有一个最初的意义,这个最初义就叫本义,由本义引申、发展起来的其他意义,叫引申义。学习文言词时,关键在于了解它的本义,抓住了本义,其他意...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末页 10100


养生小常识 养生小知识 养生知识 健康养生知识 初三作文 初中年级单元作文 小学作文大全 初中作文 初中写人作文 初中分类作文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热门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