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1999年中考四川题《岳阳楼记》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做后边的题目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1. 文中加点的“尝”“求”“异”“斯”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 尝试 寻找 不同 那种  B. 曾经 探求 不同于 这种  C. 尝试 追求 奇异 那种  D. 曾经 寻求 惊异 这种2. 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中的“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 属予作文以记之 B.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 投诸渤海之尾  D. 辍耕之垄上3. 下列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自己的得失而感到喜悦或者感到悲伤。  B. 是进亦忧,退亦忧这样,在朝廷做官也担忧,退处江湖也担忧。  C. 微斯人,吾谁与归这种卑微的人,我怎么能同他一道呢?  D.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4. 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 “进亦忧”呼应上文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B. “退亦忧”呼应上文的“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C. “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同古仁人一样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  D. “二者”指的是“古仁人”与“迁客骚人”这两种不同的人。5.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 ( )  A. 古仁人的清高。  B. 封建士大夫超越现实的思想。  C. 作者的忠君爱国思想。  D. 古仁人和作者的高尚思想和广阔胸襟。  [题解]  第1题。考查词义。“尝”,曾经。据此可排除A C两项;“求”,探求;“异”,不同于。据此,可排除D。  参考答案:B  第2题。考查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参考答案:C  第3题。考查句义辨误。C项,“微”,无,没有。“归”,归依。这句话的意思是:除了这样的人,我还能和谁同道呢?  参考答案:C  第4题。考查文意辨误。D项有误。是“古仁人”“或异于二者”,“二者”指上文说的:“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  参考答案:D  第5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  参考答案:D

上一篇:六五、1999年中考扬州题《醉翁亭记》

下一篇:八八、2000年中考顺义题《陈涉世家》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汉语词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