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足,君孰与不足注释、译文和感悟
哀公①问于有若②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③?”有若对曰:“何不彻乎④?”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⑤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九)
注释
①哀公:鲁哀公,鲁国国君。②有若:孔子的弟子,即有子。③如之何:何如之,怎么对待它。④彻:古代的一种税制,税率为十分之一,即民取其九、公取其一。这是一种有利于民的、税率相对较低的税制。⑤孰与:哪儿还有。
【译文】
哀公问有子:“灾年饥荒,费用不够,怎么办?”有子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税制呢?”哀公说:“取十分之二,我还嫌不够呢,怎么能实行只取十分之一的彻税制呢?”有子说:“老百姓够用了,国君哪还有不够用的?老百姓不够用,国君哪还能够用?”
感悟
政府行政开支庞大、无节制,是我国目前行政管理中存在的一个弊端。应“取之有时,用之用节”(朱熹)。节用厚民、让利于民、藏富于民才对呀!
上一篇:修己以安百姓注释、译文和感悟
介于石注释、译文和感悟
反身修德注释、译文和感悟
虽有周亲,不如仁人注释、译文和
言有物而行有恒注释、译文和感悟
顺天休命注释、译文和感悟
用晦而明注释、译文和感悟
德无常师,主善为师注释、译文和
不恶而严注释、译文和感悟
俭德辟难注释、译文和感悟
立不易方注释、译文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