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时用兵的意思、典故和故事


重视时间因素,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抓住战机,不失时宜地击败对手。在战争的舞台上,善于用兵的指挥员一方面积极创造战机,另一方面当战机出现时又从不放过它。公元214年,曹操派庐江太守朱光在皖城发展生产,大开稻田。吕蒙向孙权建议,皖田适宜种稻,一旦丰收,魏军必扩其兵力,应早日除之。孙权听从了吕蒙建议,决定攻城。众将认为应先筑土山,准备筑城器具,宜缓攻。吕蒙认为缓攻城,敌军必有时间加强城防,援兵也必到达,加之雨季行将到来,届时水位高涨,我进退两难,应因机立胜。孙权采纳了此意见,不久就攻下皖城。可见,用兵之妙,贵在因时制宜。因时用兵不仅仅指时间,从广义上讲,它还应包括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前人的经验应译优而用,敢于抛弃过时的东西,借鉴现代化的东西,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用到战争中。因时用兵还应包括利用“天时”的意思。总之,不能机械地理解这个“时”,作为一条谋略原则,指挥员应吃透精神。善为将者,一定能因机而取胜。

上一篇:因隙间亲的意思、典故和故事

下一篇:寻机布饵的意思、典故和故事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热门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