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败为胜的意思、典故和故事
依所失败不利态势,乘敌人获胜后戒备松懈的机会袭击敌人,方可转败为胜。公元303年七月,晋河间王司马颙派都督张方由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境内) 进攻洛阳。晋惠帝派左将军皇甫商引兵抵抗。经过几次战斗后,皇甫商被击败,张方乘胜进入洛阳。皇甫商乃拥载惠帝亲自出战。张方的官兵望见晋惠帝所坐的车子,有些胆怯,都往后退。张方制止不住,被晋军打得大败,杀伤的人员堆满街巷。张方退出城西,屯兵于十三里桥。部队受到挫折,斗志大大降低,都想乘夜退走。张方却说: 胜负兵家常事,善用兵者能因败为胜。于是率兵乘夜推进,直逼洛阳城外,筑垒进攻。皇甫商打了大胜仗,认为张方已败,不足为忧,不加戒备,又被张方军打得大败。在运用因败为胜这一谋略时,要善于在不利的情况下考虑到有利的方面,力争变被动为主动。但并非每一次失败后都能“因败为胜”的。因为这是有条件的,不但取决于己,也取决于敌。是否能“因败为胜”,关键还在于知己知彼,因敌制宜,相机而动。
上一篇:众而形似寡的意思、典故和故事
下一篇:丢卒保车的意思、典故和故事
两寇相毙,乘其后的意思、典故和
众而形似寡的意思、典故和故事
因败为胜的意思、典故和故事
丢卒保车的意思、典故和故事
求救诱敌的意思、典故和故事
先声夺人的意思、典故和故事
因利间斗的意思、典故和故事
先斩后奏的意思、典故和故事
扼喉拊背的意思、典故和故事
先从后图的意思、典故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