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敌用兵的意思、典故和故事


因作战对象不同而随机应变。五代时期,后梁与晋(后唐) 争夺魏州。当时,晋军已经进占魏州。梁将刘根据当时情况, 采取了坚守莘县, 伺机进取的作战方针, 而对作战一窍不通的梁帝朱友贞不但不采纳这一正确主张, 而且指责刘不想破敌, 一而再, 再而三地强令刘出战, 结果梁军遭晋军前后夹攻, 七万大军几乎全军被歼, 刘仅率数十骑逃走。 梁军之所以失败, 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因作战对象不同而用兵,靠一厢情愿去打仗。孙膑说:“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就是因敌用兵的意思。世间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中,战争更是一个变化万端的怪物,它既没有一成不变的情况,也没有固定的行动模式。在复杂的战场上,要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必须依据客观情况,适应敌情变化,采取不同对策。在历史上,因敌用兵,还含有根据敌指挥员的特点用兵,如韩信背水列阵败陈余,诸葛亮佯作待敌退司马懿,都是因敌用兵并获得成功的战例,换个对象,就不一定能成功。

上一篇:先从后图的意思、典故和故事

下一篇:师出有名的意思、典故和故事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热门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