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名篇

议院上
郑观应 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诚美矣。无议院,则君民之间势多隔阂,志必乖违。力以权分,权分而力弱,虽立乎万国公法之中,必至有公不公、法不法,环起交攻之势。...
商战上(兵战不如商战)
郑观应 自中外通商以来,彼族动肆横逆,我民日受欺凌,凡有血气孰不欲结发厉戈,求与彼决一战哉。于是购铁舰,建炮台,造枪械,制水雷,设海军,操陆阵,讲求战事不遗余力,以为而今而后庶几水栗而山詟 ① 乎。而...
海国图志叙(师夷长技以制夷)
魏 源 《海国图志》六十卷,何所据?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四洲志》 ① ,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钩稽贯串,创榛辟莽,前驱先路。大都东南洋、西南洋增于原书者十之八,大、小西...
西学东渐记·大学时代(节选)
容 闳 予于一八五四年毕业。同班中毕业者,共九十八人。以中国人而毕业于美国第一等之大学校,实自予始。以故美国人对予感情至佳。时校中中国学生,绝无仅有,易于令人注目。又因予尝任兄弟会藏书楼中司书之职二年...
论教育之宗旨
王国维 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谓完全之人物?谓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人之能力分为内外二者:一曰身体之能力,一曰精神之能力。发达其身体而萎缩其精神,或发达其精神而罢敝其身体,皆...
劝学篇·会通(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张之洞 《易传》言通者数十。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是谓通。难为浅见寡闻道,是谓不通。今日新学、旧学互相訾謷 ① ,若不通其意,则旧学恶新学,姑以为不得已而用之,新学轻旧学,姑以为猝不能尽废而存之,终古柄...
致澄温沅季诸弟(学问之道无穷总以有恒为主)
曾国藩 四位老弟足下: 前月寄信,想已接到。余蒙祖宗遗泽、祖父教训,幸得科名,内顾无所忧,外遇无不如意,一无所觖矣。所望者再得诸弟强立,同心一力,何患令名之不显?何患家运之不兴?欲别立课程,多讲规条,...
请禁妇女裹足折
康有为 奏为请禁妇女裹足,以全肌肤,而维俗化,恭折仰祈圣鉴事。 窃惟汉臣贾谊上“治安策”,谓“大臣以簿书期会为大故,至俗流失,世败坏,则不知怪”,此诚知治乱之体要者也。夫为政之道,本末兼该,而莫大于保...
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 ① ,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
我在教育界的经验(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主义)
蔡元培 我认大学为研究学理的机关,要偏重文理两科,所以于大学令中规定:设法商等科而不设文科者不得为大学;设医工农等科而不设理科者,亦不得为大学;但此制迄未实行。而我于任北大校长时,又觉得文理二科之划分...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末页 共 10页100条
养生小常识 养生小知识 养生知识 健康养生知识 初三作文 初中年级单元作文 小学作文大全 初中作文 初中写人作文 初中分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