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释义】
古代成语。“鹬蚌相争”是战国时谋士苏代游说赵惠王时,所讲的一则寓言故事。当时赵国正在攻打燕国,苏代认为赵国和燕国争战不休,不过是 “鹬蚌相争”而已,必定让秦国得 “渔翁之利”。
【评析】
今天这篇寓言告诉人们,在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中,要警惕真正的敌人。
该句出自 《战国策·燕策二》。附原文: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 “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其喙。鹬曰: ‘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 “善!” 乃止。
上一篇:锦上添花人人有,雪中送炭世间无。
下一篇: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癫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鹰立如睡,乃攫鸟之法;虎行似病
蒿里隐着灵芝草,淤泥陷着紫金盆
墙倒众人推,鼓破乱人捶。
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籝常作灾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锦上添花人人有,雪中送炭世间无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