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名句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注释】 选自《孟子·尽心上》。 穷:贫穷,困厄。 独善其身:保全好自己。 达:显贵,显达。 兼善天下:使天下人都得到好处。 【赏析】 孟子时代,游说之风盛行。当时通过游说来谋取职位的士人很多,苏秦、...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注释】 选自《庄子·齐物论》。 【赏析】 庄子的哲学思想中,道是万物之源,是一切自然世界、社会人心的本原,一切自然运转、社会变化无不依归于道。而人生的全部所为就在于顺从自然来和合天道,达到“齐物”,...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
【注释】 选自《孟子·离娄上》。 侮:侮辱。 伐:攻打。 【赏析】 孟子一次谈到,从前有首儿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听到这首儿歌,教育弟子说:“你们听见了,水清...
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注释】 选自《庄子·齐物论》。 彼:那。 是:这。 偶:对立。 枢:门上的转轴。这里指道的枢纽,即道的关键。 环中:圆环中空虚处。环,门上下两横槛的洞,圆空如环,以承受枢的旋转。 无穷:包括时间的无...
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
【注释】 选自《庄子·逍遥游》。 淖约:同绰约。体态优美柔婉的样子。 处子:处女。 【赏析】 庄子的哲学世界里,他否定有所待(依赖外物)的自由,追求无所待(不依赖外物)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为此,他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注释】 选自《孟子·告子下》。 【赏析】 人有贪恋安逸享乐的人性弱点,在孟子看来,人处身安逸享乐之中,不是福而是祸。他说: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意思是:忧患使人生存,安乐使人死亡。 孟子认为,...
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
【注释】 选自《庄子·逍遥游》。 爝(jué)火:火把。爝,古代习俗,烧苇把照人以消除不祥。 其:它。指爝火。后一个“其”,指浸灌。 时雨:按季节应时而来的雨。 犹:还在。 浸灌:灌溉。 泽:滋润,润...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注释】 选自《孟子·离娄上》。 亲:亲近。 治:管理。 答:回报。 敬:恭敬。 【赏析】 孟子认为,无论做什么事情,最重要的是自我觉悟,因此强调“万物皆备于我”。无论在事业追求上,还是在人生道路上遇...
人皆可以为尧舜。
【注释】 选自《孟子·告子下》。 尧舜:传说中的上古两位圣君。此处指圣人、贤人。 【赏析】 孟子提出,人的“性善”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外力强加的,并指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用水向下流的必然性来比...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
【注释】 选自《孟子·告子下》。 大任:重大使命。 是:这。 空乏其身:使身体受困乏。 行拂乱其所为:经历总是不能如愿。拂乱,扰乱。 忍性:使其性格坚韧不拔。 曾:增。 【赏析】 孟子钦佩古代杰出的历...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末页 共 10页100条
养生小常识 养生小知识 养生知识 健康养生知识 初三作文 初中年级单元作文 小学作文大全 初中作文 初中写人作文 初中分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