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制度

戍卒
汉朝时期轮番屯戍的兵卒。23~56岁的男子,一生之中到边境屯戍一年,称戍卒;拱卫京师的兵卒称“卫士”。此外,每年还要戍边3日,不愿去者,纳钱300,由官府给愿去者代戍。...
议政大臣
努尔哈赤创建后金时,按照女真贵族共同议事的传统习惯,令八旗旗主即八大贝勒(满语王或诸侯的意思,早期满族社会中,贝勒为“天生”贵族),参加后金的决策会议,共同处理军国要务。后又设八大臣辅佐八大贝勒,与贝...
正卒
汉朝时期在本郡的兵卒。规定23~56岁男子,一生之中必须有一年在本郡服兵役,其余时间为本郡的预备兵,有随时被调遣或延长服役时间的可能。戍卒和卫士也称为“正卒”。...
宗法制度
先秦的爵位制与世袭的宗法制、分封制互为表里。为了巩固奴隶主贵族统治,西周统治者在推行分封制的同时,又实施宗法制度。而分封制与爵位制又都是建立在宗法制度基础之上的。天子世代相传,只有嫡长子(又称宗子)才...
厂卫
明代内廷的侦察机构。厂卫作为明代皇帝的耳目和爪牙,是专门进行特务统治的工具。厂,指东厂、西厂和内行厂,其头目多由宦官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充任,如恶贯满盈的魏忠贤就曾一直兼管东厂。卫,指锦衣卫,锦衣卫的长官...
扎什伦布寺
位于西藏日喀则的尼色日山下,是明英宗正统十二年(1447年),宗喀巴的弟子根敦牛巴(追认为达赖一世)所创建。后曾进行过大规模翻建和扩建。殿堂众多,有大小金顶14个,整体建筑宏伟。大殿里有高26.8米的...
课田制
课田即纳税的田地。西晋初年征收田租的制度。规定:丁男交50亩土地的田租,即40斗(四斛);丁女交20亩土地的田租,即16斗;次丁男交25亩土地的田租,即20斗,次丁女免交。16~60岁为丁男丁女,13...
都司卫所
明代的地方军事机构。在不设府、州、县地区也兼理民事,具有行政职能,为明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组成部分。都司为都指挥使司的简称,俗称行司。明初在全国共设有十六都司、五行都司、二留守司。隶属于五军都督府。都司掌...
章京
章京为满语译音,清代军职多称章京。八旗中的参领称甲喇章京,佐领称牛录章京。蒙古各旗扎萨克(清代将蒙古族部众编为若干旗,由蒙古贵族王、贝勒、贝子等充任的一旗之长)的属员有管旗章京。此外,清代军机处和总理...
察举
汉代的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朝廷根据不同需要设立各种科目,指定有关官员担任举主,依照规定贡上相应人才,经过朝廷检验后给予录用或升迁。察举的对象,既有平民,也有现任的吏员。战国时随着“世卿世禄”制度的衰落...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末页 共 10页100条
养生小常识 养生小知识 养生知识 健康养生知识 初三作文 初中年级单元作文 小学作文大全 初中作文 初中写人作文 初中分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