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诗《三月十八——纪念铁狮子胡同大流血》翻译|译文|赏析|解读
《三月十八——纪念铁狮子胡同大流血》
饶孟侃
“平儿, 你回来,”“是的, 母亲。”“你为什么走路卷着大襟?”“那是在路上弄脏了一点,不要紧, 让我去换上一件。”“兄弟呢, 怎么没同你回来?”“他, 他许是没有我跑来快……没什么, 母亲, 没什么, 他, 他自己难道还不认得回家?”“不是, 昨晚我梦见你兄弟……一醒来, 又听见乌鸦在啼……”“我说, 你老人家不要迷信,乌鸦哪儿管得着人的事情!”“怎么, 你两只眼睛肿得通红?”“哦, 这沙子儿轧得好凶, 好凶!”“吓! 你大襟上是血, 可不?”刚才, 嗳, 遇见宰羊脏了衣服。”“平儿, 你, 你分明是在说谎;他,告诉我, 他到底怎么样? ……”【赏析】 1926年3月,在冯玉祥国民军与奉系军阀张作霖作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因见奉军战事失利,便公开出面援助,于12日炮击大沽口国民党守军,国民军亦自卫还击。于是,日本便向段祺瑞政府提出抗议,并联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借口维护《辛丑条约》,于3月16日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停止津沽间的军事行动和撤除防务等,否则将采取必要手段。北京各界人民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于3月18日在天安门集会抗议,会后结队赴段祺瑞执政府请愿;不料竟遭枪击和刀棍击杀,当场和事后因重伤而死者47人,伤者150余人,造成震惊全国的“三·一八惨案”。《三月十八》这首诗所指的就是这次惨案。因段祺瑞执政府在铁狮子胡同,所以 “三·一八惨案” 也就是 “铁狮子胡同惨案”。《三月十八》 也正是为纪念这一流血事件而作。本诗没有正面描写“铁狮子胡同大流血”的场面,没有正面写出抗议者的无畏和屠杀者的残暴; 而是从侧面入手来表现3月18日的抗议者的生动形象。这首诗,选择的是母子对话的一个场面,诗人力图通过这段对话的描写反映出 “三·一八”真相,从而展现出无数革命者、抗议者的无畏形象。对话的双方是 “平儿” 和 “母亲”,“平儿” 和他的兄弟参加了“三·一八”游行请愿活动,可 “平儿”的兄弟却没能回来,这自然引起挂念儿女的 “母亲” 的盘问。为了不让“母亲” 痛苦,“平儿” 总是躲躲闪闪,说一些假话以瞒过“母亲”。“母亲”问他为什么走路卷着大襟,为什么兄弟没有一起回来,为什么两只眼睛通红。对母亲的这些提问,机警的 “平儿”都一一“躲过”,但当 “母亲”看到了 “平儿”衣服上的血迹,一切再也瞒不住了,“他,告诉我,他到底怎么样?”“母亲”这样追问着,回答很显然,但诗人到这里就将诗篇结束了。如果没有标题,我们会对全诗了解得不够明了,“母亲”一步一步地盘问,到最终诗人也没有告诉我们结果。但这结果便是题目所标示的,一切都在你知我知的无言中揭破了: “平儿” 的兄弟因为 “三月十八”而没有回来。整个看来,这首诗以问答的形式,在一环紧扣一环,一步紧逼一步的询问中布开了谜面,使读者在一问一答的逼进中从题目上揭开了谜底。所以,这首诗扣人心弦,含蓄而感人,字里行间透露着母子的情怀,同时也侧面形象地再现了 “三·一八”这一历史事件。这种侧面描写的手法,造成了诗篇的含蕴和深沉,以至于整个诗篇都用对话写成也不使人觉得有半点枯燥和缺乏诗意之感,这正是诗人艺术上高妙的体现。
名诗《蒙尘的天祠》翻译|译文|赏
名诗《丑奴儿》翻译|译文|赏析|
名诗《假使我们不去打仗》翻译|
名诗《东海滨》翻译|译文|赏析|
名诗《明天天一亮……》翻译|译
名诗《中吕·山坡羊》翻译|译文|
名诗《偶然》翻译|译文|赏析|解
名诗《中吕·朝天子》翻译|译文|
名诗《《抒情十四行诗集》第十首
名诗《中国的诗翁》翻译|译文|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