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洛桥晚望》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孟郊《洛桥晚望》

孟郊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行人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洛桥春望》是一首写景诗,它写的是诗人在洛桥所见的冬夜景象。一个冬天的晚上,寂寞的诗人登上洛桥桥头,在晚望之际,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受,然后在严冬的景物上染上自己的思想感情色彩,赋予它以思想内容,把自己的思想倾向和感受,隐蔽在其中,这便是这首诗所包含的思想内容。

诗人站在洛桥桥头上,看到了怎样的冬夜景色呢? 首先诗人的视角俯视桥下,已经结了薄冰,时令已进入冬季。然后平视昔日洛阳喧闹街道,如今是一片冷落景象,连行人都已绝迹。再看夹道两旁的榆柳,已是叶落枝秃,稀稀落落在严寒中不断地瑟缩着。在榆柳背后,掩映着是富家楼台亭阁,此时也是一片死寂,冷冷清清,悄无人声,真是万籁俱寂了。然而,就在这时,诗人向上仰视,把视线伸向高远巍峨的嵩山,出现了“月明直见嵩山雪”的壮丽景象,才使寂寞画面平添了无限生机,构成洛阳冬夜景色的异彩。作者在十分幽寂的洛城冬景中,开拓了一个峭拔奇险、高远明丽,独特迷人的新境界,使人精神为之振奋。而在这个新境界中,在象征冰清玉洁的明月白雪中,又寄寓着诗人高远纯洁的胸怀。这就是诗的思想。

全诗在写法上,诗人紧紧抓住洛城冬夜景色的特点,采用层层渲染的笔法,先写桥下结冰,次写路绝行人,再写榆柳叶落,楼阁人静,最后写嵩山积雪。视角由俯视、平视到仰视。写景由近景、中景到远景。把洛城冬夜景色,写得十分幽寂,最后再突着一笔,使死一样洛城寂寞景色有了活力,意境高远明丽,引人读之有不尽的情味。



上一篇:袁宏道《灵隐》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下一篇:宋之问《灵隐寺》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汉语词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