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七、1998年中考荆门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题目]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_______,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 在文中横线上填写出课文原句。2. 用“/”划出下边句子的节奏。  域 民 不 以 封 疆 之 界。3. 文中的“畔”是一个通假字,它与_______相通,意思是_______。4. 用加点的词各写一个成语。  ① 多助之至: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失道者寡助:_______、_______、_______。5. 选出加点词词义基本相同的一组 ( )  A. 池非不深。B. 兵革非不坚利。  园林池沼宽畅。可汗大点兵。  C. 然而不胜者。D. 攻亲戚之所畔。  不以木为之者。辍耕之垄上。6. 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  A. 本文采用的论证方法是:举事例,讲道理。  B. 本文的论证结构是:总——分——总。  C. 文章通过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述,强调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D. 孟子所说的“人和”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7. 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曹刿论战》中的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条件是(用课文中句子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解]  第1题。考查识记默写。  答案: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第2题。考查划出句子节奏。  答案: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第3题。考查对通假字的理解。  答案: 叛 背叛  第4题。考查对词及成语的把握。  答案: ①至高无上 至理明言 如获至宝等 ②孤家寡人 孤陋寡闻 曲高和寡 寡廉鲜耻  第5题。考查对词义的理解。  答案: C  第6题。考查对课文整体理解并辨误。  答案: D  第7题。考查对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并联系有关课文,融会贯通。  答案: 人和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上一篇:一三、1999年中考南京题《口技》

下一篇:一四、2000年中考昆明题《口技》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汉语词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