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1997年中考江西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题解]  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回答问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  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 在文中空白处填出有关原句。2. 文中加点的“池”的意思是_______ ,“君子”在文中的同义词_______。3. “委而去之”正确的译句是 ( )  A. 委托人到那里去。B. 丢下城池逃走。  C. 委派人离开那里。D. 放弃(这里)到那儿去。4. 下面几个句子朗读时语气停顿正确的是 ( )  A. 环/而攻之/而/不胜  B. 城非/不高也  C.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D.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5. 文中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反映出孟子______________的政治思想。6. 全文论述的中心句是_______,作者围绕它展开论述,其意图是借论战来阐明_____________。  [题解]  第1题。考查识记默写。  答案: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第2题。考查解释词并找出同义词。  答案: 护城河 得道者  第3题。考查句子翻译辨正。  答案: B  第4题。考查朗读停顿辨正。  答案: D  第5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答案: 人和 民贵君轻  第6题。考查对论述中心的理解。  答案: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实行“王道”的必要性 或:实行仁政的重要性。

上一篇:三一、2000年中考长沙题《爱莲说》

下一篇:三二、2000年中考铜仁题《爱莲说》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汉语词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