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2000年中考宝鸡题《愚公移山》


  [题目]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1. 选出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  A. 达于汉阴(古县名)  B. 如太行、王屋何(把……怎么样)  C.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于是、就)  D. 惩山北之塞(苦于)2. 选出加点词意义或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  B.  C.  D.3. 选出对下面文言文句子翻译恰当的一项是 ( )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A. 凭你的力气,曾经连魁父这座小山也没有挖平。  B. 任凭你(有多大)力气,并不能削平魁父这座小山。  C. 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损伤不了。  D. 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难挖平。4. 选出对“其妻献疑”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 )  A. 其妻考虑问题较周全,委婉地说服愚公取消移山行动。  B. “献疑”表明其妻考虑问题周全,从而引起全家人讨论运土问题,导致移山行动的开始。  C. 其妻不同意移山,提出疑难问题阻止移山行动。  D. 其妻担心愚公年龄大、土石又多,暗示他难以挖掉这两座山。  [题解]  第1题。考查词义解释辨误。  答案:A  第2题。考查词义或用法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比较。  答案:B  第3题。考查句子翻译辨正。  答案:D  第4题。考查对文意分析辨正。  答案:B

上一篇:三七、1997年中考丹阳题《愚公移山》

下一篇:三八、1998年中考重庆题《愚公移山》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汉语词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