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1998年中考安徽题《陋室铭》


  [题目]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2. 翻译文末划线句子。  译文: _____。3. 用文中的语句填空。  “陋室”不陋的原因是“_____”,与“陋室”主人交往的人都是“_____”。4. 按下面的要求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1) 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  _____。  (2) 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  _____。5.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表现出对仙人生活的羡慕和追求  B. 表达了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C. 表现了身居陋室而怡然自得的心情  D. 表明了以古代名贤自比的志趣  [题解]  第1题。考查朗读停顿划分。A项,“山不/在高”应为“山/不在高”;B项“苔痕上/阶绿”应为“苔痕/上阶/绿”;C项“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应为“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D项正确。  参考答案:D  第2题。考查句子翻译。“何陋之有?”是宾语前置,即“有何陋”。  参考答案: 有什么简陋的呢?  第3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  参考答案: 惟吾德馨 鸿儒  第4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  参考答案: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第5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作者是用仙人所处之山和蛟龙所潜之水比喻自己所居的陋室,强调“惟吾德馨”,而不是“对仙人生活的羡慕和追求”。    参考答案:A

上一篇:四○、1999年中考西安题《愚公移山》

下一篇:四三、2000年中考福州题《愚公移山》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汉语词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