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2000年中考镇江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题目]  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完成文后问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  (B)  (C)  (D)2.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译文:  (2)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译文:3.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是□□□□□□□□。4. 下列对本文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本文一开头就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B) 本文两处运用了排比句,突出强调了“天时”、“地利”不如“人和”的重要性,进而推出了“战必胜”的结论。  (C)本文反映了孟子认为统治者应该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  (D) 作者写本文的意图不是论战争,而是借论战争来说明实行“王道”的必要性。  [题解]  第1题。考查字义辨同。  答案: A  第2题。考查句子翻译。  答案: (1) 凭着天下的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连亲戚(或:内外亲属、兄弟骨肉、父母妻子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君主。(2) (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第3题。考查对语段主旨的把握。  答案: 天时、地利、人和。  第4题。考查文意分析辨识。  答案: B

上一篇:六七、2000年中考哈尔滨题《醉翁亭记》

下一篇:六○、2000年中考济宁题《岳阳楼记》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汉语词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