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三、1999年中考武汉题《曹刿论战》
[题目] 文言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 下边对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 弗敢专也(专门) B. 未能远谋(谋划) C. 小惠未徧(恩惠) D. 齐师伐我(讨伐)2. 下边加点字古今意思一致的一项是 ( ) A. 战则请从 B. 小大之狱 C. 再而衰 D. 肉食者鄙3. 下边加点字的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 A. 彼竭我盈 竭其庐之入 B. 又何间焉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 公问其故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D. 忠之属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4. 与“小大之狱”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肉食者谋之 B.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 公将驰之 D. 登轼而望之5. 与“其乡人曰”中“其”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其妻献疑曰 B. 颓然乎其间 C. 增其旧制 D. 其如土石何6. 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A. 何以战? 译:凭借什么作战? B. 可以一战。译:可以打一仗。 C. 夫战,勇气也。译:大丈夫作战,(是靠)勇气的。 D. 牺牲玉帛。译: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7. 第一段主要写的是 ( ) A. 鲁庄公目光短浅,不能远谋。 B. 曹刿召见鲁庄公。 C. 曹刿进见鲁庄公的原因和他的远见卓识。 D. 鲁庄公召见曹刿。8. 第二段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 ( ) A. 写追击齐师的时机。 B. 写齐师败绩的情况。 C. 写长勺之战的概况。 D. 写曹刿的军事才能。9. 第二段写曹刿的言行,目的在于表现曹刿 ( ) A. 忠君报国的思想。 B. 勇于牺牲的决心。 C. 冲锋陷阵的精神。 D. 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善于掌握战机。10. 第三段内容可以概括为 ( ) A. 曹刿论述战争取胜的原因。 B. 叙述长勺之战的全过程。 C. 论述作战要靠勇气。 D. 交代鲁国战胜了齐国。 [题解] 可与北京题、宿迁题参照阅读。 第1题。考查词语解释辨识。“弗敢专也”,“专”,不是“专门”,而是“独自专有”。 参考答案:A 第2题。考查词的古今义。 参考答案:A 第3题。考查字义。 参考答案:A 第4题。考查虚词“之”的用法。 参考答案:B 第5题。考查虚词“其”的用法。 参考答案:A 第6题。考查对句子翻译的辨正。 参考答案:A 第7至10题。考查对段落内容的了解和概括。 参考答案: 7. C 8. C 9. D 10. A
《郑人买履》全文、注释、翻译和
《咏雪》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口技》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智子疑邻》全文、注释、翻译和
《刻舟求剑》全文、注释、翻译和
《赵普》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伤仲永》全文、注释、翻译和赏
《黄鹤楼》全文、注释、翻译和赏
《童趣》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于园》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