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梅鉴赏和评析


梅为蔷薇科落叶乔木,品种很多,性耐寒,早春开花,味芳香,其果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不仅可生食,亦可制成皮梅、话梅、梅干等多种蜜饯,还有收敛止痢,解热镇咳之用。梅在我国有四千年栽培史,它最大的价值就是供人们观赏。梅发源于四川,此外,广东大庚岭的罗浮山、杭州西湖孤山、苏州邓尉、无锡梅园、武昌东湖的梅岭,是我国赏梅胜地。我国古人认为梅花“禀天质之至美,凌岁寒而独开”,是花中四君子之一,也是中国文人的人格最高理想的象征。梅花与松、竹同耐寒岁,结为至友。一些吉祥联多取此义入对。如:

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

梅花韵逸香清,见者无不喜爱。单只宋代,就有两位爱梅如痴的文人。一是宋伯仁,画家,有《梅花喜神谱》二卷,共写梅花百图,神态不同,都有标目,又各缀以五言绝句一首。一为林和靖,诗人,不娶无子,独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林和靖曾作咏梅诗多首,其中一首《山园小梅》被认为是咏梅之绝唱。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梅被称为“天下尤物”、“冰肌玉骨”,人们常将她比作天真纯洁的姑娘。元明杂剧小说以“梅香”为婢女的通称,如白朴《东墙记》云:“更有个小妮子,是小姐使唤的梅香,亦能吟诗写染。”古时姑娘妆扮,“梅花妆”是一种公认的最漂亮的粉妆,只有纯洁高贵的姑娘才用“梅花妆”。“梅花妆”就是在额头上点五瓣梅花。这种习俗起于南北朝。据载,宋武帝之女寿阳公主有一天卧于含章檐下,有一朵梅花飘落到公主的额头上,成五瓣花状,揩拂不去。于是皇后建议把这形状留下来。从此以后,就有了这种“梅花妆”。在“竹梅双喜”的吉祥图案中,画着竹、梅和两只喜鹊。其中,竹喻丈夫、梅喻妻子。这样的吉祥图案被用以祝贺新婚。梅花岁寒开花,寒梅报春,预兆着吉祥喜庆,春联中就多取这种吉祥意义。如:

春夏秋冬春为首,梅李桃杏梅占先。

一些吉祥图案也多表现这个主题。一幅画着喜鹊在梅枝上高鸣的图案,表示“喜报早春”。梅花的五个花瓣,象征着吉祥神,春联中有这样的对子:

梅花开五福;竹声报三多。

另外,还有一种常见的图案,即画着竹子和梅花,一些儿童在嬉戏。这种图案可以表示“梅花送子,青竹送孙”的吉祥意义。

上一篇:典故鹌鹑鉴赏和评析

下一篇:典故百合鉴赏和评析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汉语词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