獧的通假字


1.通“儇”,慧黠;聪明。按:《方言》卷一:“儇,慧也。”清 钱绎疏:“儇、翾、懁、譞、��、獧,声义并同。”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必仁且智》:“不仁而有勇力材能,则狂而操利兵也;不智而辩慧獧给,则迷而乘良马也。”明文秉《烈皇小识》卷二:“梁廷栋獧巧人也,甚为上所倚任。”
2.通“儇”,轻薄,轻浮。
元虞集《余氏极高明楼记》:“小智自私而自以为高,由见陋识而自以为明,轻獧以相尚,臆度以为知。”清汪琬《古今五服考异後序》:“今虽律文具在,而世风獧恶,凡丧服与居丧之节,鲜有能遵令甲者矣。”

上一篇:獲(一)的通假字

下一篇:猶(五)的通假字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汉语词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