獘(二)的通假字


通“疲”,疲劳,疲倦。
《史记·陈涉世家》:“楚虽胜秦,不敢制赵。若楚不胜秦,必重赵。赵乘秦之獘,可以得志於天下。”又《平津侯主父列传》:“乃使边境之民獘靡愁苦而有离心,将吏相疑而外市,故尉佗、章邯得以成其私也。”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有人访吾曰:‘《魏志》蒋济上书云:“獘攰之民”,何字也?’余应之曰:‘意为“攰”即是“��倦”之“��”耳。’”宋 曾鞏《泰山祈雨文》:“念此疲民,獘於征敛,方岁之富,食常不足,一遇烖(灾)害,必捐沟壑。”《续资治通鉴》元世祖 至元三十年:“故物价不得不踊而贵,钱币而不得虚而轻,上下困獘,日甚一日。”

上一篇:狂(五)的通假字

下一篇:獻(二)的通假字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汉语词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