娉(一)的通假字


1.通“聘”,访问,访求。
《隶释·汉巴郡太守樊敏碑》:“再奉朝娉。”晋左思《蜀都赋》:“娉江婓(妃)。”瞿蜕园注:“娉,问,访求。”
2.通“聘”,订婚,聘娶。按: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叚(假)借为‘聘’。”按:娉,美好。
《左传》成公十一年:“声伯之母不娉。”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作“聘”,云:“本亦作‘娉’,匹政切。”《荀子·富国》:“婚姻娉内(纳),送逆无理(礼)。’”唐杨倞注作“聘”,云:“问名也。”《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孙补《西门豹治邺》:“巫行视小家女好者,云是当为河伯妇,即娉取(娶)。”《三国志·魏志·荀彧传》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晋阳秋》:“骠骑将军曹洪女有美色,(荀)粲于是娉焉。”清梁章钜《称谓录》五引汉故相小史夏堪碑:“娉会谢氏,并灵合柩。”梁按:‘娉’与‘聘’通。”

上一篇:姚(二)的通假字

下一篇:姓(二)的通假字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热门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