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唐诗之杜甫《新安吏》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杜甫《新安吏》
杜甫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三月,围攻邺城的九节度使官军溃退,郭子仪退守洛阳。杜甫从洛阳到华州途中,经过新安县(在今河南省),碰见征丁的事,由于兵源不足,连不到应征年岁的“中男”也征召入伍。于是写了这首诗,与《潼关吏》、《石壕吏》是同时写的,都是写现实内容的乐府诗,被后人称为“三吏”。
全诗共分三段,前八句总写征召之事,中八句述写离别之苦,末八句叙述点兵的原因。三段皆直书其事。作者既悲民之所悲,表现了高度的人道主义;另一方面,又劝勉“中男”径赴战场,表现出他在安史之乱中鲜明的政治态度。二段中的“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二句,写听见流水的声音,好似青山在恸哭,借以写诗人心中的悲痛,一个“犹”字,便见恍惚之意,读之动人心魄。
全诗写得委婉哀怨,深切感人。明人张綖评论说:杜甫写诗“不专是刺”,“盖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故可已不可已者,则刺之。不得已而用者,则慰之哀之”。“若夫《新安吏》之类,则慰也。” (《杜工部诗通》)
精品唐诗之骆宾王《在军登城楼》
精品唐诗之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
精品唐诗之张祜《咏内人》原文、
精品唐诗之吴融《子规》原文、鉴
精品唐诗之李白《早发白帝城》原
精品唐诗之李白《子夜吴歌·冬歌
精品唐诗之杜甫《又呈吴郎》原文
精品唐诗之骆宾王《在狱咏蝉》原
精品唐诗之李白《战城南》原文、
精品唐诗之王绩《在京思故园见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