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词》(谢翱)原文|鉴赏|赏析


谢翱

愁生山外山,恨杀树边树。

隔断秋月明,不使共一处。

南宋亡国之后,诗人改名换姓,遁迹山林,表现出高尚的气节。在一个明月皎洁的秋夜,登上高山,睹物伤情,抒发了郁积在心头的独特感受。“愁生山外山,恨杀树边树。”写景抒怀意含象征、暗示,山外之“山”,树边之“树”,是借指被元军侵占的领土,乍一瞥见,愁肠百结,恨绪难平。“愁生”、“恨杀”二语,使故国之思,亡国之痛溢于言表。诗以透过一层的写法,构成工巧而奇特的对偶句,而蕴含了江山易主、家国沧桑之感。

上两句写所见、所感,为后两句的即事抒情作了很好的铺垫。“隔断秋月明,不使共一处。”他多么希望眼前的“山”和身边的“树”能“隔断”明朗的“秋月”,使自己望不到那山外之“山”和树外之“树”,好使自己不致与之“共一处”。由于诗人当时已处于“无处堪挥泪” (《书文山卷后》)的境地,因此这“不使共一处”五字,其中包含着多少悲愤,多少感慨,以及对元朝势力的厌恶之情,也表明作者守节不屈,誓不与元统治者共处的决心,忠愤抑郁之情见于言外。这是诗人忠贞品格的真实写照,使全诗弥漫着一片悲怆壮烈的气氛。

这是一首借景抒怀,睹物伤情之作。用隐曲之笔而情溢言表,语言精炼自然,涵意耐人寻味,在宋诗中独具一格。



上一篇:《落花》(宋祁)原文|鉴赏|赏析

下一篇:《览照》(苏舜钦)原文|鉴赏|赏析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汉语词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