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英《高阳台过种山》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高阳台 过种山》·吴文英
吴文英
帆落回潮,人归故国,山椒感慨重游。弓折霜寒,机心已堕沙鸥。灯前宝剑清风断,正五湖、雨笠扁舟。最无情,岩上闲花,腥染春愁。当时白石苍松路,解勒回玉辇,雾掩山羞。木客歌阑,青春一梦荒丘,年年古苑西风到,雁怨啼、绿水葓秋。莫登临,几树残烟,西北高楼。
种山,在今浙江绍兴北。南宋《嘉泰会稽志》载: “卧龙山,旧名种山,越大夫文种所葬处。”文种是越王勾践的重要谋臣,勾践卧薪尝胆,采用范蠡、文种的计策平吴之后,国势大振,诸侯毕贺。范蠡功成身退,寄给文种一封信说: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人谗种将作乱,越王赐种剑,说: “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这段《史记》所载的故事,千载之下,犹能令人齿冷。可是,在南宋,却发生了一件可悲的事件,那便是高宗时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文种被杀,尚在平吴之后,岳飞被杀,却是在强虏在侧、国运濒危之时,宁不令人心寒?吴文英重过种山,联想现实,不禁悲从中来,赋成此词。
词的艺术构思自然巧妙,形象鲜明,但句句饱含深意。上片先写自己重游种山的感慨,而后点出文种,由今及古;下片渲染英雄人物可悲下场,再转入现实难以挽救的哀伤。这是由古及今。古今如出一辙,一而今人更甚,岂不令山神蒙羞,余恨终古?这是作者蕴而不露的深沉感慨。戈载在《宋七家词选》中有这样一段话,“(梦窗词)以绵丽为尚,运意深远,用笔幽邃。烧字炼句,迥不犹人。”从此词中“雾掩山羞”、“腥染春愁”诸语,我们不难感受到。
宋词《浣溪沙(予女家沔之山阳)
《梦后楼台高锁晏几道》原文|鉴
《寒蝉凄切柳永》原文|鉴赏|赏析
《更能消几番风雨辛弃疾》原文|
《雾失楼台秦观》原文|鉴赏|赏析
《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原文|
《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原文|
《昨夜寒蛩不住鸣岳飞》原文|鉴
《落日镕金李清照》原文|鉴赏|赏
《春归何处·黄庭坚》原文|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