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英《高阳台丰乐楼分韵得如字》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高阳台 丰乐楼分韵得“如”字》·吴文英

吴文英

修竹凝妆,垂杨驻马,凭栏浅画成图。山色谁题?楼前有雁斜书。东风紧送斜阳下,弄旧寒,晚酒醒余,自消凝,能几花前,顿老相如! 伤春不在高楼上,在灯前欹枕,雨外熏炉。怕舣游船,临流可奈清臞?飞红若到西湖底,搅翠澜、总是愁鱼。莫重来,吹尽香绵,泪满平芜。

丰乐楼,是宋时杭州涌金门外的一座酒楼。此楼“据西湖之会,千峰环缀,一碧万顷,柳汀花坞,历历栏槛间,而游桡画鹢,棹讴堤唱,往往会合于楼下,为游览之最” (《淳祐临安志》)。在这个缙绅聚拜游宴之所,吴文英似乎有着异乎常人的深沉感慨。南宋理宗淳熙十一年(1251)春,吴文英曾作《莺啼序》,大书于楼壁,时人传颂不绝,此词当为晚年再至之作。从小序可知,这是分韵作词时恰好拈得“如”字韵而作。

吴氏生当南宋末造,他晚年更见国势垂危,所以多有感时哀世之作,此词虽写于杭州湖畔登临会饮之时,但一无欢乐可言,托景寄意,皆为忧思,正如刘永济先生《微睇室说词》中指出: “南宋末年,词人多怀亡国之惧,梦窗于此感慨最深。”“此词……感今伤昔,满腔悲慨。作者触景而生之情,决非专为一己,盖有身世之感焉。以身言,则美人迟暮也。以世言,则国势日危也。大有‘举目有河山之异’之叹。”因而陈洵说此词是“吴词之极沉痛者” (《海绡说词》)。



上一篇:张炎《壶中天》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下一篇:晏几道《蝶恋花》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汉语词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