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正,则言不顺注释、译文和感悟
孔子曰:“必也正名①乎!……名不正,则言②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③;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④;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于足⑤。”(《论语·子路》三)
注释
①正名:纠正不当的名分,如有诸侯行天子之权、大夫享诸侯之乐等。②言:话语。③兴:兴盛。④中:公正,恰当。⑤无所措手足:手足无所措。
【译文】
孔子说:“必须纠正不当的名分,……名分不当,说话就不顺;说话不顺,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就难以兴盛;礼乐不兴盛,刑罚就不得当;刑罚不得当,老百姓就会手足无措,不知怎么办才好。”
感悟
“名正言顺”,有了那种名分、职位,就可以行使那种权力,当然也应该尽相应的义务。越权、渎职、乱收滥罚,都是名不正、言不顺的事。
下一篇:君子群而不党注释、译文和感悟
介于石注释、译文和感悟
反身修德注释、译文和感悟
虽有周亲,不如仁人注释、译文和
言有物而行有恒注释、译文和感悟
顺天休命注释、译文和感悟
用晦而明注释、译文和感悟
德无常师,主善为师注释、译文和
不恶而严注释、译文和感悟
俭德辟难注释、译文和感悟
立不易方注释、译文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