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义之始注释、译文和感悟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礼记·冠义》)
译文
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人,因为有礼义。礼义的开始,在于使举止得体、态度端正、言辞和顺。只有在举止得体、态度端正、言辞和顺之后,礼义才能完备。以此来使君臣各安其位、父子相亲、长幼和睦。而只有在君臣各安其位、父子相亲、长幼和睦之后,礼义才算确立。
感悟
经过“五四”、“文化大革命”等历次运动的冲击,礼乐文化已经难觅踪迹,以至于需要引进西方的礼仪来填补社交场合的礼仪真空。然而中华民族早在两千多年前,礼仪规范就已经细致到人的举止容颜。华夏民族的当务之急是重拾传统文化之精华,重塑世界文明之典范。

上一篇:忠信,礼之本注释、译文和感悟

下一篇:民之无良,相怨一方注释、译文和感悟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汉语词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