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唯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出处】唐·杜甫《野望》。【意思】彼此天涯海角,只我一人好不凄怆? 惟将迟暮的年光,交与多病的身躯; 至今无点滴功德,报答贤明的圣皇。
  我独自地骑马郊游,常常极目远望, 世事一天天萧条,真叫人不堪想象。【全诗】《野望》
.[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奇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唯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赏析】五六句又由“天涯”“一身”推出残年“多病”,“未”贡微力,无补“圣朝”的内愧。“供”,付讬。“涓埃”,滴水、微尘,即言毫末之微。杜甫时年五十,故云已入“迟暮”之年。他叹息说:我只有将暮年付讬给“多病”之身,但“未有”微末贡献,报“答圣朝”,是很感惭愧的。杜甫虽流落西蜀,而报效李唐王朝的夙愿,却始终没有停歇,足见他的爱国意识是很强烈的。中间四句,由于连用对偶而把他家国之忧,身世之感,特别是报效李唐王朝的心愿,艺术地得到有效概括。这是每一杜诗读者,都能从中获得共同感受的。不能因为出现了“圣朝”之类字面,便简单地判定它是诗人“愚忠”表现。实际上他是把李唐王朝当作“封建国家”的同义语的。七八句最后点出“野望”的方式和深沉的忧虑。“人事”,人世间的事。由于当时西山三城列兵防戍,蜀地百姓赋役负担沉重,杜甫深为民不堪命而对世事产生“日”转“萧条”的隐忧。这是结句用意所在。杜甫这种预感,终于在两年后,即广德元年(763),为吐蕃攻陷三城的严峻现实所证实。他在著名组律《西山三首》中,就深刻地表达了他那时的观感。


上一篇: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下一篇:杜甫《新安吏》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汉语词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