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自注下下考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典源出处《旧唐书·隐逸传·阳城传》: 阳城任道州刺史,“赋税不登,观察使数加诮让。州上考功第,城自署其第曰:‘抚字心劳,征科政拙,考下下。’观察使遣判官督其赋,至州,怪城不出迎,以问州吏,吏曰:‘刺史闻判官来,以为有罪,自囚于狱,不敢出。’判官大惊,驰入谒城于狱,曰:‘使君何罪,某奉命来候安否耳。’”

释义用法唐代阳城为道州刺史,抚恤民情,赏罚分明,但因赋税收得不好,屡被上司斥责,在考核时,他把自己注为下下等。后用此典表示为官自安,不图荣禄。

用典形式

【下下考】 宋·陈师道:“宁书下下考,不奉急急符。”

【书下下】 清·赵翼:“为政已应书下下,将兵敢说善多多。”

【自注下下考】 宋·苏轼:“拂衣自注下下考,芋魁饭豆吾岂 无。”



上一篇:典故左传癖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下一篇:典故仲叔猪肝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汉语词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