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掌上明珠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典源出处《乐府诗集》 卷三十《短歌行》 (晋·傅玄) 曰:“昔君视我,如掌中珠。何意一朝,弃我沟渠。”《初学记》卷二七引南朝梁·吴均《碎珠赋》曰:“又闻珩璧之独照,不见掌上之明珠。”

释义用法把珍珠托在手掌上,可见其爱惜的程度。后以此典借指儿女或珍爱的人、物。

用典形式

【掌珠】 唐·白居易:“掌珠一颗 儿三岁,发雪千茎父六旬。”

【珠在掌】 宋·苏轼:“平生惟一子,抱负珠在掌。”

【掌上珠】 清·张景崧:“儿年七八掌上珠,逢人称是千里驹。”清·秋瑾:“聚首湘垣君丱角,掌上珠擎藏绣阁。”

【掌中珠】 唐·骆宾王:“当时拟弄掌中珠,岂谓先摧庭际玉。”

【掌上明珠】 宋·辛弃疾:“落魄东归,风流赢得,掌上明珠去。”金·元好问:“试评掌上明珠价,几倍诸家觅药钱。”

【珠辞掌上恩】 唐·沈佺期:“玉就歌中怨,珠辞掌上恩。”

【掌中一珠新】 唐·杜甫:“云里不闻双雁过,掌中贪看一珠新。”



上一篇:典故终军请缨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下一篇:典故织锦回文诗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汉语词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