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轼《题西林壁》诗词赏析


苏 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西林:乾明寺,在庐山。“远近”一句:该句异文很多,有“远近高低无一同”、“远近看山总不同”、“到处看山了不同”等版本。缘:因为。

入选理由

寻常的生活现象中表现的深刻哲理,本篇是宋诗中著名的理趣诗。

诗词赏析 诗人经历了黄州贬谪的几年生活之后,常常思考人生的许多问题。有些问题看你怎样看待,或者好,或者不好,或者祸中有福,或者福中有祸。元丰七年(1084),苏轼离开黄州后,经九江上了名胜庐山,庐山的山峰是最为有名的,但是,山峰究竟美在哪里,换句话说,山峰那么多,究竟有谁准确地描述过它们的形态?从静止的角度看,山的形态是不变的;从动的角度看,山的形态又决不是固定的。这不是和人生一样吗?哪有固定不变的人生状态呢?既然有变,就可以将人生的苦和乐作动观,无所谓苦,也无所谓乐了。这就是诗人写作此诗的思想基础和背景。

山峰横看侧看,远看近看,因为角度的不同,形态自然有变化,这似乎是小儿也明白的道理,但处在山中的人却未必觉醒,似乎也用不着觉醒。只有诗人在经历无数的人生思考之后来到此地,才能有感觉上的敏锐和化平常为特殊的条件,因而才揭示了谁都经历却未能道出的哲理来,才让“不识”两句成了既说山又超越山的可讽谕社会现象的名句。



上一篇:刘长卿《送灵澈上人》诗词赏析

下一篇:王 维《送元二使安西》诗词赏析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汉语词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