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评析】
古代格言。出自 《四书》十九章。
有云: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
“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地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 “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 “慎思”。
“明辨”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辨越明的,不辨,则所谓 “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
“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 “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目标明确、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真正做到 “笃行”。
上一篇:登高必自卑,涉远必自谦。
下一篇: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癫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鹰立如睡,乃攫鸟之法;虎行似病
蒿里隐着灵芝草,淤泥陷着紫金盆
墙倒众人推,鼓破乱人捶。
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籝常作灾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锦上添花人人有,雪中送炭世间无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