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诗《布鲁克林大桥颂》翻译|译文|赏析|解读


《布鲁克林大桥颂》

克莱恩

多少黎明,在微微波动的休憩中感觉寒意,海鸥翅膀倾斜,冲过桥下又扶摇而上,洒下纷扰的白环,在锁住的海湾水域凌空高建起自由神像——然后,以无瑕的曲线,飞出我们的视线,神奇得犹如船帆穿过某一页要被归档的数字;——直到电梯把我们从好时光中降下……我想到电影院,全景技巧,大群人急于想看某个从未出现而又一再被催促盼望的辉煌场景,在同一银幕上已对其他眼睛作出预示。而你,跨越海湾,以银质的步伐,就像太阳以你的脚步行走,在你的跨步中留下某个未曾做出的动作,——你的自由本身将你羁留!从某地道出口,小室或顶楼一个疯子飞速冲向你的栏杆,一下倾出栏外,尖叫着,衬衣气球般鼓起,无言的大篷车上落下一个玩笑。正午从桥梁格子渗入华尔街,天上乙炔烧成的缺齿形状;驾云的吊架一下午转动……你的吊缆向北大西洋低语。像犹太人的天堂般微贱,你的报答……你行的授爵礼,时间不能将其从无名中提升:你显示出摇摆不定的短暂安慰与谅解。哦,竖琴与祭坛,狂怒所熔铸,单凭劳累如何能绷直你合奏的琴弦?先知担保的可怕门槛,贱民的祈祷,恋人的哭泣,——车灯的浮光掠影再次浏览你急速而完整的语言,群星的纯洁叹息,用珠子串起你的小径——凝聚的永恒:我们见夜晚擎在你臂中。靠近桥墩,我等在你的阴影下,只有在黑暗中你的影子才清晰。城市中火红的小包全打开,大雪已淹没铁的一年……哦,像你脚下的水流般无眠,穹窿状立于海上,这草原梦幻之土,有朝一日你延伸下降到我们最低层,用曲线把神话献上帝。

(杨恒达 译)

【赏析】 此诗是克莱恩的长诗《桥》的序诗,诗中把雄伟地矗立在纽约伊斯特河上的布鲁克林大桥看作20世纪美国的象征。这座1883年建成的悬索桥主跨长486米,是当时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桥梁。早在此桥建成以前,美国伟大的民主诗人惠特曼就写过《一路摆过布鲁克林渡口》一诗,描写了布鲁克林渡口熙攘繁忙的景象,人群和河水奔流不息,周围一派生机,象征当时美国的欣欣向荣。到了克莱恩的时代,连接着纽约市两大闹市区的布鲁克林大桥周围更是参天的高楼林立,街上桥上车水马龙,如桥下的潮水一般,形成了现代大城市极其壮观的场面。因此,尽管克莱恩受到艾略特诗歌创作的影响,但是他并没有像艾略特把具有现代文明的伦敦写成荒原那样,对高度现代化的纽约市流露出厌倦、失望之情,恰恰相反,他受到大桥周围壮观场面的鼓舞,把大桥视为美国现代都市文明和机器文明的象征,对它寄予了新的“美国神话”的希望。他企图在《桥》这首长诗中从一个失去了和谐与信仰的时代里找到一种统一的东西,象征性地把旧与新,东方与西方,人与上帝结合在一起。这里所选的序诗描写了布鲁克林桥上所看到的自清晨至夜晚的紧张繁忙的一天的情况。诗中充满各种各样的象征与比喻,有的不好理解,例如“船帆穿过某一页要被归档的数字”,只能诉诸读者的感受与想象力,但是有的比喻却十分生动贴切而又形象化,例如把夜间桥上川流不息的车灯说成“用珠子串起你的小径”;再如把高楼大厦上和街道上华灯初上的美景说成“城市中火红的小包全打开”,给人一种礼花在夜空中绽开的美感。诗人利用这些象征与比喻,描绘出一幅堪与自然景色媲美的都市画面。这座钢与铁铸成的城市,是机器文明的结果。克莱恩说过:“如果诗歌不能把机器吸收进来,也就是说,不能像表现树木、牛群、楼船、古堡以及人类往昔的其它事物那样自然、任意地表现机器,那么,诗歌便没有充分完成它的现代任务。”克莱恩以宏伟气魄描写布鲁克林大桥,正是对机器文明的热情歌颂,人通过这文明显示出巨大的力量,从而成为了一种“凝聚的永恒”,同大自然的距离缩短了。尽管克莱恩是一个具有象征主义倾向的诗人,诗中有许多晦涩的象征和神秘主义的东西,但是,他的另一种倾向——浪漫主义的乐观精神却使这首诗像惠特曼的诗歌一样明朗、豪放。



上一篇:名诗《我的记忆》翻译|译文|赏析|解读

下一篇:名诗《暴风雪》翻译|译文|赏析|解读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热门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