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吕·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闺中闻杜鹃(曾瑞)
《[南吕·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闺中闻杜鹃(曾瑞)》
无情杜宇闲淘气,头直上耳根底,声声聒得人心碎。你怎知,我就里,愁无际。帘幕低垂,重门深闭。曲阑边,雕檐外,画楼西。把春酲唤起,将晓梦惊回。无明夜,闲聒噪,厮禁持。我几曾离,这绣罗帏?没来由劝我道不如归。狂客江南正着迷,这声儿好去对俺那人啼。
元杨朝英辑《太平乐府》、元无名氏辑《梨园乐府》、明无名氏辑《乐府群珠》收录。明李开先《词谑》引[采茶歌]。杜鹃又名杜宇、子规。这支带过曲通过描写闺中少妇“怕听杜鹃”的心理感受来表现她的相思之情,女主人公对杜鹃啼声的埋怨与责怪成为全曲结构的基本线索。[骂玉郎]一怨杜鹃,怨它无情淘气,怨它不解人意,“聒得人心碎”。这是借杜鹃啼声表达自己内心的无边愁情。[感皇恩]二怨杜鹃,怪它日夜纠缠,硬将自己从酒乡梦境中唤回,这是借杜鹃啼声表现自己日夜不宁的闺中生活。“帘幕”五句描写深闺环境的幽静,反衬出杜鹃啼声的聒噪,突出了女主人公被杜鹃打扰而不得解脱的苦恼。[采茶歌]三怨杜鹃,怨它啼叫不分对象。俗谓杜鹃叫声像“不如归去”,哀怨动人,最令游子起故园之情。因此,独处深闺的女主人公认为杜鹃对己啼叫纯属无理,希望它啼向江南,将那久滞他乡的狂客即自己丈夫唤回,这是借杜鹃啼声传达自己的归盼之意。女主人公对杜鹃一怨再怨三怨,此种表现虽为理之所必无,但系情之所必有,强烈的相思幽怨使她将无思无情的鸟儿视为自己情感的发泄对象,痴心至情昭然可见。作者代思妇立言,以方言俗语人曲,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元曲语言通俗而又俏皮的特点得到体现。最后一曲音节响亮,语言生动,富有情趣,有“豹尾”之誉(李开先《词谑·词尾》)。
[黄钟·醉花阴]孤零(陈子厚)
[黄钟·人月圆]一枝仙桂香生玉(
[商调·梧叶儿]早行(张可久)
[般涉调·耍孩儿]庄家不识勾栏(
[黄钟·节节高]题洞庭鹿角庙壁(
[般涉调·耍孩儿]喻情(杜仁杰)
[商角调·黄莺儿]别况(庾天锡)
[黄钟·人月圆]马嵬效吴彦高(李
[般涉调·耍孩儿]借马(马致远)
[黄钟·人月圆]赵君锡再得雄(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