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鉴赏和解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 释①白草:西北地区一种野草,干枯时成白色,故名。②将军、都护:均是当时唐王朝驻军的将领。角弓:以兽角为饰的硬弓。铁衣:征衣,铠甲。③瀚海:沙漠。阑干:纵横的样子。④中军:原指主帅所率领的军队,这里指主帅所居的营帐。⑤辕门:军营的大门,用车辕支成。⑥掣:牵动。·导读入境北风呼啸,漫卷大地。坚韧的白草都被折断。然而这是八月的时令啊! 内地正是金风玉露的秋天。可是塞外已是大雪飘洒、覆盖原野,天地共一色的银白世界了。正像中原一带的春日,一夜春风,千树万树的梨花都盛开怒放了。玉树琼花,何等美妙! 何等奇丽! 然而这毕竟不是梨花,而是雪花。片片雪花穿帘入室,浸湿了罗幕,很快又结冻了,一层又一层。室内冷极了。狐裘也不温暖,锦衾更显得十分单薄。将军的角弓被冻得拉不开,都护的铠甲冷得难以着身。外面呢! 俯视大地,浩瀚的沙海是一派冰雪的世界;仰望天空,万里愁云,浓重而稠密。此时中军帐内正在置酒奏乐为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奏着动情的乐曲。暮色里辕门外依然大雪纷纷。一面因冰冻,任狂风吹打而岿然不动的红旗,挺立眼前,多么鲜艳! 送行到轮台东门外,友人骑马离去。但见铺满大雪的天山路,峰回路转。不多久,友人就看不见了,只见留在雪地上的马蹄痕迹……。·赏 析奇情妙思是这首诗的主要特色。诗人用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捕捉边塞奇观,通过大笔挥洒、细节描写,生动写真,浪漫奇想,把边塞的瑰丽风光、特定的军旅生活,写得淋漓尽致,生机勃勃。诗的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思想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全诗结构严谨,线索清楚。共十八句分为三段。前八句主要写雪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两句是过渡,由写景转到写送别。后八句叙写别情。写雪景,景中有别情;写别情,情中有雪景。这样交错写来使二者融合为一。诗人通过这种特殊环境的描写,更衬托了送别之情的真挚。用词准确、精当。“卷”、“折”、“散”、“湿”、“愁”、“凝”、“掣”,用得都极为精巧,形象,传神,表现了诗人的语言功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想象瑰丽,比喻壮美,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不仅表现了诗人的卓越才华,也是由于他对边塞生活十分熟悉,并有深刻独到体味的结果。·思考题1.本诗写“八月的大雪”,在他的另一首诗中写“九月的大风”也很有特色,找来读一读,体会体会。2.诗中以边塞雪景衬托送别之情,在情与景关系上还会使我们产生怎样的联想?


上一篇:王翰《凉州词》原文、鉴赏和解析

下一篇:高适《塞上闻吹笛》原文、鉴赏和解析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热门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