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2000年中考江西题《马说》
[题目] ①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②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 食: (2) 等: (3) 策:2. 用“/”为下面这句话标出正确的朗读节奏。 食 马 者 不 知 其 能 千 里 而 食 也。3. 本文强调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一句是:“_________”。4. 第①段中用“_______”的语句形象地描绘了千里马的终身遭遇;第③段画横线部分刻画了“食马者”______________-的形象特点。5. 根据第②段的内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答:_____________6. 全文借用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题解] 第1题。考查加点词的解释。 答案: (1) 食:喂(或:通“饲”) (2) 等:等同(或:一样) (3) 策:驱使,鞭打 第2题。考查朗读节奏的把握。 答案: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第3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答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第4题。考查对段落内容的理解。 答案: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平庸浅薄(或:愚妄无知) 第5题。考查对文意的概括。 答案: 食马者不知马 或:饲马者无知,不识马 第6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答案: 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慨。 或:作者集中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有眼不识英雄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郑人买履》全文、注释、翻译和
《咏雪》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口技》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智子疑邻》全文、注释、翻译和
《刻舟求剑》全文、注释、翻译和
《赵普》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伤仲永》全文、注释、翻译和赏
《黄鹤楼》全文、注释、翻译和赏
《童趣》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于园》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