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一)的通假字
通“摒”,摒弃,摒斥,摒退,摒除。按:《广雅·释诂》:“摒,除也。”清王念孙疏证:“摒,通作‘屏’。”
《尚书·金滕》:“我乃屏璧与珪。”朱骏声云:“(屏)弃也。”又《秦誓(下)》:“屏弃典型,囚奴正士。”《诗经·大雅·皇矣》:“作之屏之,其菑其翳。”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屏,除也。”《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贾有汤鑊之罪,请自屏於胡貉之地,惟君死生之。”《汉书·傅介子传》:“王起,随介子入帐中屏语。”注:“屏人而独共语也。”三国蜀诸葛亮《临终遗表》:“提拔隐退,以进贤良,屏黜谗奸,以厚风俗。”《三国志·魏书·公孙瓒传》:“积穀二百万斛。”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汉王粲《英雄记》:“瓒作铁门,居楼上,屏去左右。”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县令以牛繫刹柱,屏除形象,铺设床坐,於堂上接宾。”《周书·萧大圜传》:“大图以世多故,恐谗愬生,乃屏绝人事。”《南齐书·东昏侯纪》:“陈显达事平。〔帝〕渐出遊走,所经道路,屏逐居民。”《隋书·音乐志》:“圣人造乐,遵迎和气,恶情屏退,善心兴起。”唐柳宗元《先君石表阴生友记》:“〔唐次〕以尚书郎出为刺史,屏弃。”又《为裴令公举裴冕表》:“今奸邪屏退,圣政大明。”《新唐书·阳城传》:“岁饥屏迹,不过邻里。”按:屏迹,即“匿迹”,亦从屏除、抛弃取义。宋司马光《诚励举人敦修行检诏》:“休尝不勤求敦忠,屏斥浮伪。”明袁宗道《封知县刘公墓志铭》:“屡试遭踬,遂屏掷帖括。”《隋唐演义》第六十八回:“纳忠谏,屏谗佞。”《三国演义》第四回:“县令屏退左右。”《宣和画谱》:“道子使旻屏去服,用军装缠结。”《明史·汤沐传》:“沐居官三十载,屏绝餽遗,以廉洁称。”清包世臣《再与杨季子书》:“小儒目昧,前邪後许,而精深闳茂,反在屏弃。”
上一篇:居(一)的通假字
下一篇:展(六)的通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