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四)的通假字
通“即”,即使,纵然;假若,如果。按:此为假设之辞或推拓连词。按:《史记·高祖本纪》:“萧相国即死,今谁代之?”此“即”为即使之明证。“即”、“就”一声之转,故可互训见义。
《孟子·告子(下)》:“鲁欲使慎子为将军。”注:“就使慎子能为鲁一战取齐南阳之地,且犹不可。”《後汉书·霍谞传》:“且以人情评论其理,光衣冠子孙,径路平易,位极州郡,日望徵辟,亦无瑕秽纤介之累。无故刊定诏书,欲以何名?就有所疑,当求其便安,岂有触冒死祸以解细微!”《三国志·魏书·荀彧传》:“前讨徐州,威罚实行。其子弟念父兄之耻,必人自为守,无降心。就能破之,尚不可有也。”宋杨万里《龙伯高祠堂记》:“夫自建武至於今几年矣,莫详伯高之事宜也,就使能言,可据依耶?”
上一篇:尾(二)的通假字
下一篇:局的通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