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棹歌》(戴叔伦)原文|鉴赏|赏析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兰溪,水名,在今浙江省兰溪县境内。棹歌,乐府瑟调曲有《棹歌行》,多半反映船家水上生活。这首诗即模仿民间船歌,写兰溪山水之秀丽及物产的富饶。

因为仿取民间船歌形式,所以全诗带有极浓的水上舟行色彩。“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这仿佛是在夜色宁静之时,轻舟划行在澄清的水面之上,一钩弯若俏眉的新月挂在柳梢,四围山色倒映水中,如同明镜鉴照,秀丽异常。这两句极写越中景致,显得那么明净秀丽,又有朦胧之感。这样写正符合船歌的特征,给人一种鱼舟正在漂流之中的感觉。接下二句: “兰溪三月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这是点题。三日,农历三月初三,上巳日,恰与“凉月如眉”扣紧,又应了下面的“桃花雨”。春日里鲤鱼上游产卵,因此在夜色寂静时可听到鱼儿上滩的响声。这两句写得具体实在,既表现了宁静的月夜中行舟水上的气氛,又突出了兰溪春夜鲤鱼跳滩的特色,很有生活情味。较之于前二句,尤显得生动逼真,同时在一派宁静之中又添进了自然的动感。

司空图《与极浦谈诗书》曾引用戴叔伦的诗歌主张: “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可见戴叔伦是希望创作要有余韵的。这首《兰溪棹歌》虽模仿民歌手法,且语言情调也极为平朴,但细味原诗,还是能体会到作者的创作追求。如诗中前两句,虽泛写越中之景,却真切而富于感染力,了无粘滞之感,玲珑剔透,浑然天成,真有一种“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的味道。至于后两句,写兰溪春雨时节,夜深鲤鱼溯游产卵,跳上滩头,虽是实写,但是将其置于整个诗歌所创造的氛围中,从舟行水中的角度来看,则更别具情趣,似只可欣赏,不可把玩,否则便会破坏诗的和谐与境的融洽。这也许就是这首模仿船歌之作的余味所在,也是诗人创作的经意追求。



上一篇:《初渡汉江》(无名氏)原文|鉴赏|赏析

下一篇:《华子岗》(裴迪)原文|鉴赏|赏析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热门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