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唐诗之李隆基《早登太行山中言志》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李隆基《早登太行山中言志》

李隆基

清跸度河阳,凝笳上太行。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

白雾埋阴壑,丹霞助晓光。涧泉含宿冻,山木带余霜。

野老茅为屋,樵人薜作裳。宣风问耆艾,敦俗劝耕桑。

凉德惭先哲,徽猷慕昔皇。不因今展义,何以冒垂堂。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帝国由极盛转入衰落的执政帝王,他在位的前期出现了“开元盛世”,成为唐王朝的鼎盛时期,执政后期,即天宝年间,他荒于声色,疏于朝政,重用杨国忠、李林甫之流奸佞,终于酿成安史之乱,使大唐王朝几乎亡国,从此一蹶不振。这首诗显示出他早期为国为民建功立业的积极思想。

这是一首排律,它采用四句一转的方式,开头四句描写皇帝出行的威严:仪仗队鸣锣开道,禁卫军神色威严,灯火成龙地行进在羊肠鸟道上,真龙天子端坐大轿之中,“度河阳”、“上太行”。堂堂大唐皇帝为什么不在宫中安享清福,而一大清早便上太行山呢?下面四句则描写太行山的清晨美景: “白雾埋阴壑,丹霞助晓光。涧泉含宿冻,山水带余霜。” “野老”四句进一步描写山乡民俗民风:老人们住的是茅草屋,打柴人穿的是麻布粗衣,老辈人传扬好的风尚,催促后人以农桑为本,树立淳厚风俗。末四句抒怀言志:立德追先哲,治国仿昔皇,若不是为了宣抚百姓,伸张正义,我何苦到这艰险的大山上来呢?从而回答了开篇时的疑问。这样,起承接合,层层递进,格律严谨,读来朗朗上口,颇有气势。



上一篇:精品唐诗之孟郊《游子吟》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下一篇:精品唐诗之柳宗元《渔翁》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热门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