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唐诗之李白《夜下征虏亭》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李白《夜下征虏亭》

李白

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

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茧。

征虏亭,在江苏江宁县西。作者在夜里从岸上的征虏亭下船,故称“夜下征虏亭”。“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征虏亭的地势高,从这里坐船去扬州,因称“下”。广陵即扬州。这一段用了两个地名,赞美用得自然。这里结合“船下”和“月明”来用地名,既写得自然,又极为贴切。“船下”是写动态,“月明”是写静态,又写出动态和静境来。

下联“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茧。”用对偶句作结。山花指征虏亭在山边,所以看见山花。这一联又是近景与远景相对,山花是近景,江火是远景。又是山和水中的景物相对,“山花”是在山上,江火是在水中。又是景物的具体和借代相对,“山花”是具体地指明是花,“江火”是借“江火”来指江中渔船上的灯。杜甫《春雨》: “江船火独明。”还指明是船上的火。这里火说“江火”,不点明船,正说明远景,望江上远处的渔船,只看到点点的火。这一联又用了两个比喻: “绣颊”是以山花比美人的面颊,着一绣字,含有笑靥迎人的意味。在月下看山花如绣颊,正说明是近看。用“流萤”来比“江火”,正说明是远景,所以看江上的渔火只似点点流萤。这里“绣颊”是静态,“流萤”是动态,又是动静相对。

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既善用地名,配上景物,写出动态和静态来。又善用对偶,有远景和近景的相对,有实写和借代的相对。又善用比喻,有拟人和比物,有静态和动态,极见巧思。



上一篇:精品唐诗之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下一篇:精品唐诗之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热门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