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点绛唇 丁未冬过吴松作》·姜夔
姜夔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往。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这是一首怀古伤时之作。丁未是淳熙十四年(1187),白石33岁,这一年,他以诗投谒罢官闲居苏州的杨万里,深得这位著名诗人的奖誉,本年冬,他再度从湖州来苏州,这首词作于此时。吴松,即吴淞江,也叫苏州河,至上海流入黄浦江。
词的上片,就眼前景物写起,情调十分伤感。“燕雁”,北方的大雁。“商略”,商量,这里是准备、酝酿的意思。这里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两重意思,大雁无心,随云而去,似乎很超脱,然而山峰却并不能摆脱情感的支配,它清冷而凄苦,而且正酝酿着一场暮雨。这反映了作者矛盾的心情,他想用超脱的态度免掉现实的苦恼,然而现实又在苦恼着人生。下片从对陆龟蒙的景慕,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天随”,唐代诗人陆龟蒙号天随子,吴郡(苏州)人,举进士不第,不满晚唐现实,隐居松江浦里。下片大意是:我来到第四桥边,本想效法天随子隐居松江,可如今何处寻觅他的踪迹呢?凭阑远眺,缅怀古人,那无知的残柳却在寒风中参差舞动。
宋词《浣溪沙(予女家沔之山阳)
《梦后楼台高锁晏几道》原文|鉴
《寒蝉凄切柳永》原文|鉴赏|赏析
《更能消几番风雨辛弃疾》原文|
《雾失楼台秦观》原文|鉴赏|赏析
《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原文|
《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原文|
《昨夜寒蛩不住鸣岳飞》原文|鉴
《落日镕金李清照》原文|鉴赏|赏
《春归何处·黄庭坚》原文|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