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知之,学而知之注释、译文和感悟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①;因而学之,又其次也;困②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九)
注释
①在认识上,孔子把人分为上、中、下三等,认为上智而下愚;上智的圣人天生就明白道理、赋有认知的本能;普通的士人通过学习能够明理;下愚的体力劳动者则虽学也不能。这表现了孔子阶级和认识的局限。②困:困惑、困难。
【译文】
孔子说:“生而知之的是上等人;学而知之的,次一等;待遇到困难才去学习的人,又次一等;遇到困难、疑惑了还不去学习以寻求解决的人,那就是下等人了。”
感悟
“生而知之”,在道德上是不可能的,在自然属性上只是一种低级的本能。
介于石注释、译文和感悟
反身修德注释、译文和感悟
虽有周亲,不如仁人注释、译文和
言有物而行有恒注释、译文和感悟
顺天休命注释、译文和感悟
用晦而明注释、译文和感悟
德无常师,主善为师注释、译文和
不恶而严注释、译文和感悟
俭德辟难注释、译文和感悟
立不易方注释、译文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