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篇文之《草虫》赏析|解读|阅读理解答案
喓喓草虫①,趯趯阜螽②。
未见君子,忧心忡忡③。
亦既见止④,亦既觏止⑤,
我心则降⑥。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⑦。
未见君子,忧心惙惙⑧。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
我心则说⑨。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⑩。
未见君子,我心伤悲。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
我心则夷(11)。
【注释】①喓喓(yāo):虫鸣声。草虫:蝗类昆虫。也叫蝈蝈。②趯趯(tì):跳跃貌。阜螽(zhōng):蝗虫。也叫蚱蜢。③忡忡(chōng):忧思貌。④止:语助词。⑤觏(gòu):通“遘”。遇见。⑥降(jiàng):放下。⑦蕨(jué):野菜名。也叫蕨菜。嫩叶初生时卷曲如拳,可供食用。⑧惙惙(chuò):忧愁貌。⑨说(yuè):同“悦”。高兴。⑩薇(wēi):野菜名。茎叶似豆,后世称野豌豆。(11)夷:平静。
【鉴赏】这是妻子思念丈夫之诗。全诗三章。
一章写秋天思念丈夫。蝈蝈喓喓叫,蚱蜢蹦蹦跳,时序已入秋天。这萧瑟的秋景触动了她的情思。她未见丈夫,忧心如焚。只有看到丈夫,会见丈夫,一颗悬着的心才会放下来。二章写春天思念丈夫。登上南山,采摘蕨菜,时序已入春天。她举目远眺,未见丈夫,心中伤悲。只有看到丈夫,会见丈夫,一颗忧愁的心才会高兴起来。
三章写夏天思念丈夫。登上南山,采摘薇菜,时序已人夏天。她极目远望,未见丈夫,忧心沉重。只有看到丈夫,会见丈夫,一颗翻腾的心才会平静下来。
此诗写了两年的事情。由秋天写到春天,又由春天写到夏天。随着时序的推移、景物的变换,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更加强烈,更加浓厚。读罢此诗,令人感动。
方玉润《诗经原始》说得好:“始因秋虫以寄托,继历春景而忧思。既未能见,则更设为既见情形,以自慰其幽思无已之心。此善言情作也。然皆虚想,非真实觏。”此可谓善言诗矣。
《诗序》说:“大夫妻能以礼自防也。”其意是说大夫之妻能以礼教约束自己,防止行为出现偏差。《毛传》《郑笺》为了证明《诗序》之旨,对诗意作了曲解:说“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是兴比大夫之妻“待礼而行,随从君子”;说“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是指大夫之妻在出嫁途中“忧不当君子,无以宁父母”;说“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是兴比大夫之妻“欲得礼”。这些说法支离破碎,牵强附会,离诗意太远。
【高考必背】崔滌的诗词名句
【高考必背】张九龄的诗词名句
【高考必背】孟浩然的诗词名句
【高考必背】徐安贞的诗词名句
【高考必背】李邕的诗词名句
【高考必背】席豫的诗词名句
【高考必背】张卞的诗词名句
【高考必背】包融的诗词名句
【高考必背】张潮的诗词名句
【高考必背】李澄之的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