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篇文之《山有扶苏》赏析|解读|阅读理解答案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
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注释】①扶苏:青桑。②荷华:荷花。③子都:美男子通称。④狂且(jū):狂徒。且:通“狙”。猴子。⑤乔松:高松。⑥游龙:马蓼。⑦子充:义同“子都”。⑧狡童:狡猾的少年。
【鉴赏】这是女子戏谑男子之诗。
全诗二章。每章首二句为兴体。“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山有乔松,隰有游龙”这类句子在《诗经》中屡见不鲜。如《邶风·简兮》的“山有榛,隰有苓”、《秦风·晨风》的“山有苞栎,隰有六驳”等即是。其中大多数是借以兴比男女情爱。“山有扶苏”“山有乔松”喻男,“隰有荷花”、“隰有游龙”喻女。“扶苏”与“荷花”对举,“乔松”与“游龙”对举,正隐喻男女成双成对。每章后二句为女子戏谑男子之词。诗中的女子也许是前去与男子约会的。见面时不料这男子行为不够检点,言语也不够文雅,于是她半娇半嗔、连戏带骂地将男子嘲笑了一番。这女子说道:“不见子都美男子,却碰上个轻狂的坏娃娃!”“不见子充美男子,却碰上个狡猾的坏少年!”这里的“狂且”“狂童”均为戏谑之语,而并非贬词。有人认为诗中的女子本想去寻找一个理想的对象,但却遇上一个坏蛋,因此她生气地咒骂那恶少为“狂且”“狂童”。作如此理解,似乎太拘泥于字面意义。试看同一《郑风》之内,《狡童》中的女子埋怨其情人说:“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褰裳》中的女子也笑骂她的情人为“狂童之狂也且”。由此可见,戏呼情人为“狂且”“狂童”“狡童”,似乎是当时的一种习俗。
《诗序》说:“刺忽也。所美非美然。”对“所美非美”又有两种看法。一是认为忽娶陈女而不娶齐女是“所美非美”;一是认为忽弃贤臣而任小人是“所美非美”。这两种说法均属想象附会之词,与诗之本义毫不相关。

上一篇:《诗经》篇文之《著》赏析|解读|阅读理解答案

下一篇:《诗经》篇文之《伐檀》赏析|解读|阅读理解答案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热门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