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史记· 魏世家第十四》 - 秦非无事之国也,韩亡之后必将更事,更事必就易与利,就易与利必不伐楚与赵矣。
是何也?夫越山逾河,绝韩上党而攻强赵 [4] ,是复阏 与之事 [5] ,秦必不为也。若道河内 [6] ,倍邺、朝歌 [7] ,绝漳、滏水 [8] ,与赵兵决于邯郸之郊,是知伯之祸也,秦又不敢。伐楚,...
《史记· 韩世家第十五》 - 楚围雍氏,韩求救于秦。
秦未为发 [1] ,使公孙昧入韩。公仲曰:“子以秦为且救韩乎 [2] ?”对曰 [3] :“秦王之言曰‘请道南郑、蓝田,出兵于楚以待公’,殆不合矣。”公仲曰:“子以为果乎 [4] ?”对曰:“秦王必祖...
《史记· 魏世家第十四》 - 夫憎韩不爱安陵氏可也,夫不患秦之不爱南国非也。
异日者 [2] ,秦在河西晋 [3] ,国去梁千里 [4] ,有河山以阑之 [5] ,有周、韩以间之 [6] 。从林乡军以至于今 [7] ,秦七攻魏,五入囿中 [8] ,边城尽拔,文台堕 [9] ,垂...
《史记· 魏世家第十四》 - 安釐王元年,秦拔我两城。
二年,又拔我二城,军大梁下 [2] ,韩来救,予秦温以和。三年,秦拔我四城,斩首四万。四年,秦破我及韩、赵,杀十五万人,走我将芒卯 [3] 。魏将段干子请予秦南阳以和 [4] 。苏代谓魏王曰:“欲玺者...
《史记· 魏世家第十四》 - 异日者,从之不成也,楚、魏疑而韩不可得也。
今韩受兵三年 [3] ,秦桡之以讲 [4] ,识亡不听 [5] ,投质于赵 [6] ,请为天下雁行顿刃 [7] ,楚、赵必集兵 [8] ,皆识秦之欲无穷也 [9] ,非尽亡天下之国而臣海内 [10] ...
《史记· 韩世家第十五》 - 苏代又谓秦太后弟芈戎曰:
“公叔伯婴恐秦、楚之内虮虱也 [2] ,公何不为韩求质[子]于楚 [3] ?楚王听 [4] ,人质子于韩,则公叔伯婴知秦、楚之不以虮虱为事 [5] ,必以韩合于秦、楚 [6] 。秦、楚挟韩以窘魏 [7...
《史记· 韩世家第十五》 - 釐王三年,使公孙喜率周、魏攻秦。
秦败我二十四万,虏喜伊阙 [2] 。五年,秦拔我宛 [3] 。六年,与秦武遂地二百里 [4] 。十年,秦败我师于夏山 [5] 。十二年,与秦昭王会西周而佐秦攻齐 [6] 。齐败,湣王出亡 [7] 。十...
《史记· 魏世家第十四》 - 九年,秦拔我怀。
十年,秦太子外质于魏死。 十一年,秦拔我郪丘 [2] 。 秦昭王谓左右曰: “今时韩、魏与始孰强 [3] ?”对曰:“不如始强。”王曰:“今时如耳、魏齐与孟尝、芒卯孰贤 [4] ?”对曰:“不如 [5...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 陈完者,陈厉公佗之子也。
完生,周太史过陈,陈厉公使卜完 [3] ,卦得观之否 [4] :“是为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此其代陈有国乎?不在此而在异国乎?非此其身也,在其子孙。若在异国,必姜姓。姜姓,四岳之后。物莫能两大,陈衰,...
《史记· 魏世家第十四》 - 夫存韩安魏而利天下,此亦王之天时已。
通韩上党于共、宁 [2] ,使道安成 [3] ,出入赋之 [4] ,是魏重质韩以其上党也 [5] 。今有其赋,足以富国,韩必德魏爱魏重魏畏魏 [6] ,韩必不敢反魏 [7] ,是韩则魏之县也 [8]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末页 共 10页100条
养生小常识 养生小知识 养生知识 健康养生知识 初三作文 初中年级单元作文 小学作文大全 初中作文 初中写人作文 初中分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