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颙琰》原文和注释


颙琰(1760—1820),乾隆第十五子。年号嘉庆,在位25年(1796—1820)。颙琰一生作诗甚多,仅次于其父乾隆,可列为我国第二位多产的诗人。当皇子时有《味余书室全集》,存诗3200首;《御制诗全集》存诗12046首;《御制诗余集》514首,总计15760首。颙琰的诗作在题材和风格上都酷肖其父。嘉庆五年,他命词臣编次了当皇子时的作品,并亲自进行了审定,他说:“对于词义浅陋,无关治道诸作,概删去弗录,共计古今体诗三十四卷,约计三千二百余首。”可见,颙琰作诗数目当大大多于此数。在这部分诗作中恭和圣制的内容几乎占了半数。

颙琰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的特点更为突出,虽敝在炫学,亦足征博雅。如他曾作《读通鉴纪事本末》五言诗一组,起于《三家分晋》,迄于《甲申鼎革》,进一步发扬了其父贪大务多,不避险仄的特点。

颙琰还效其父作《皇考圣德神功全韵诗》106首,这是一组五言诗,歌颂了其父的文治武功。一组尚不能尽其意,后又以同样诗题再作《全韵诗》106首。其他如《咏左传诗》、《读尚书诗》、《题唐朝名臣奏议》、《题北宋名臣奏议》、《题明臣奏议》等咏史诗也皆长篇巨制,动辄几十首,上百首。把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的风气推向了极点。相比之下,颙琰的诗反映当世的题材少于其父。不过对白莲教起义一事却屡见于诗,看来这的确是清廷的心腹大患。



上一篇:玄烨《中秋日闻海上捷音》原文和注释

下一篇:永忠《读郑板桥诗率题其后》原文和注释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热门搜索 网站地图